一手抓党建工作,一手抓企业文化建设
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:“党政军民学,东西南北中,党是领导一切的”。
党建工作的对象是人,企业文化建设的对象也是人。二者对象一致,既要重视党建工作,又要抓好企业文化建设。
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并提炼出来的价值观体系,是企业的思想灵魂,是企业领导人引导并为全体成员认可和遵循的意识形态、行为规范及与之相联的物质载体。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巨大动力,是企业的软实力,是挖不走的核心竞争力。
把党建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,将党的组织生活与企业文化活动相结合,发扬党组织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,加强与员工的沟通交流,凝心聚力、释疑解惑、化解矛盾、激励斗志,营造团结和谐的良好氛围,推动企业文化建设。塑造企业共同的愿景与价值观念,培育员工内化于心的精神与信仰;外化于行的行为准则与工作作风,增强员工对企业的使命感、荣誉感、归属感,进而转化为企业的强大生产力,促进企业健康发展。
宣传企业文化,团结凝聚员工力量
在新经济时代,物质资本对企业价值贡献弱化,企业家与员工人力资本的价值权重日益增大。企业的主人不仅指物质资本投入者,也包括人力资本投入者。
人是企业最活跃、最重要的生产因素,是企业发展的前提。在人本观念下,民营企业家的终极思考是自身利益、企业利益和员工利益在长远上如何统一。企业家的个人利益实现依托于企业的发展,而企业发展依托于员工的发展与创造,企业发展的成果也要惠及于员工,满足员工的需求。企业家的动机、企业的目标与企业中人的发展,方向是相同的。
党章规定,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的基层组织要“团结凝聚职工群众,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,促进企业健康发展”。维护各方权益与平衡企业利益相关者权益的理念一致,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与企业家的目标一致,团结凝聚职工群众将党建工作的对象最终落在人上。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,培养人的价值观恰恰是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与优势。
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打造行业高素质人才
一个优秀的企业应该有长远的愿景,超越单纯盈利的目标。民营企业最终通过企业愿景与使命回答企业家个人利益、员工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,一个缺乏企业愿景与使命的民营企业只是企业家赚钱的载体,很难凝聚员工的长远事业追求。
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,根据企业文化建设的要求,有意识、有计划地选树体现企业价值观、企业精神与经营理念的先进典型与模范党员,表彰并传播他们的事迹,让其他员工向具体的人学习,向具体的事效仿。
企业要自觉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,坚持正确发展方向,确定发展道路,设定企业愿景与宗旨,履行经济责任、政治责任、社会责任,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。
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影响员工、凝聚员工,锻造员工的道德品格。培育员工不懈奋斗、勇于克服困难、凝心聚力,同时不断创新、乐于助人奉献、造福社会。